端午时节,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黄茅粽香气四溢,承载着千年民俗记忆的传统美食正通过税收政策的“春风”,在现代化市场中焕发出新的生机。桂林市税务部门将税收服务深度融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,以政策红利激活传统工艺传承动力,助力恭城粽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“甜蜜引擎”。
恭城黄茅粽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寓意闻名遐迩,每个重达2-3斤的粽子不仅是节日美食,更是瑶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符号。为守护这一传统技艺,恭城县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,为粽子生产企业量身定制“税惠套餐”。2025年上半年,全县粽子生产企业累计享受税费减免超80万元,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成本。
“税收优惠让我们有更多资金升级包装工艺、拓展电商渠道,今年端午前一周粽子销量同比增长30%,黄茅粽正从瑶山走向全国。”桂林新欧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欧新杰表示。作为恭城黄茅粽的代表性企业,桂林新欧记食品有限公司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将粽子销往全国各地,税务部门主动对接企业需求,不仅为其办理了发票增量服务,还辅导企业通过“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”便捷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,2025年一季度节省税费支出12万元。
此外,桂林市税务部门积极推动“非遗+旅游”融合发展。结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,税务干部深入红岩村、竹山村等旅游景区,向农家乐、民宿业主宣传合规经营理念以及税收优惠政策,鼓励商家推出“粽子宴”“包粽体验”等特色项目。
一片绿叶、一缕清香、一根细绳、一枚粽子传承着千年的味道与传统文化,从瑶山深处到全国市场,恭城黄茅粽的“飘香之旅”,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税收政策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。桂林市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,让更多像黄茅粽一样的非遗技艺在税惠春风中绽放光彩,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“税动力”。(王祖鸣)